WUHAN KEDAO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.,LTD
甘霖:
明天就期末考試了,晚上總聽到你喃喃自語,作文會考什么啊?萬一寫不出來怎么辦啊?我無助地望著你在房間來回踱步,希望你能在方寸步履間反省自己,找出問題所在,今后能采取有效應對措施,以彌補自身學習的短板。
帶著一絲忐忑,你入睡了。
窗外,群星閃爍,陣陣夏風穿過潔白的窗紗吹進小小的書房,今夜,媽媽有話對你說。
還有兩個月,你就年滿十四歲了,不知不覺中,你已悄悄長大。有時仰望你,頭腦會突然短路,并發出疑問信號:這是誰家俊朗少年?是的,時間過得太快,我們還來不及回憶,你就從抱在懷里的嬰兒長成了身高一米七幾的大男孩;你就從咿呀學語的孩童長成了能言善辯的少年。你的到來,你的成長,給我們這個家帶來了無限的希望與快樂。感謝生命的賜予,讓我們擁有你;感謝生活的饋贈,讓我們陪你成長。
一路相伴,我們有歡笑,也有淚水,那些難忘的過往都將成為你成長中的不可磨滅的印記。曾經的歡笑、開心,歷歷在目,它讓我們感知生活的美好;曾經的沮喪、彷徨,難以忘懷,它讓我們在經歷中一次次變得自信堅強。
你慢慢長大,以后有很多事,都需要自己去獨立完成,父母不可能永遠伴你左右。所以,希望你在成長的過程中,能夠養成良好的性格,今后走上社會,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。因此媽媽想對你提幾點希望:
希望你是一個身心健康的人。每個人的身體都授之于父母,任何時候,不能以任何理由去損害健康。身體健康,自己才會感到舒適,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。如若自己損害健康,那不僅是對自己不負責任,而且也是對父母的大不敬。健康的身體還要有一個健康的思想支撐,希望你平時加強思想品德修養,做一個正能量的人。給你寫幾個正能量的詞吧,拋磚引玉,希望你能體會。如:勤奮拼搏、樂于助人、拾金不昧、童叟無欺等。
希望你是一個有溫度的人。一個人自身有溫度,才能感染周圍的人,才能給別人溫暖的力量。顯而易見,溫度指的就是愛心了。其實,你本身就是一個有愛心的人。記得你上幼兒園時,有一次老師發了兩塊餅干,你想讓媽媽嘗嘗,就留下一塊,裝進褲兜里,晚上回來后,雖然你呈給我了一把餅干渣。但我的心卻感到無比溫暖;你上小學時,有一次學校動員全校師生為云南缺水地區捐獻一元錢的活動,你毫不猶豫地拿出了自己積蓄的二十元錢,全部捐了出去;你上中學時,你把在培優班拿到的獎學金,去買海鮮當作送給奶奶的生日禮物。用心去愛別人,關心別人,不僅能自己收獲快樂,也能讓別人感受快樂。在這方面,你做得很好,希望你能永遠做一個懂愛,暖心的人。
希望你是一個有幽默感的人。幽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,它的本質就是有趣、可笑和意味深長。幽默往往會化解尷尬氣氛,給人帶來輕松愉悅的心情。記得小時候,有一次你調皮,你爸打了你,你不服氣地說:“你打人沒素質!”你爸不屑地問你:“你懂什么叫素質?”你理直氣壯地說:“就是你心里沒有1,2,3,4,5,6,7……”。哈哈,素質or數字,當不懂撞上幽默,喜感再現了。上中學后,你說話也是越來越有喜感。一次在吃晚飯時,你勸我吃盤子里的肉。我說我不喜歡吃肉。你不解地望著我,說了一句讓我永遠銘記的話:“這也不吃,那也不吃,你不熱愛生活——”哈哈,不吃肉就成了不熱愛生活啦。還有一次,你對我說:“有些同學喜歡抄作業,抄也不找個學習好的同學抄,隨便找個人的作業一抄,錯得跟連連看似的。”哈哈,“連連看”用在這里真的是太有喜感,我當時就笑翻了。誰說你不善言詞了,其實你挺具有語言天賦,挺具有幽默特質,希望今后你能加強文學方面的修養,讓自己的說話語言更有魅力。
希望你是一個寬容大度的人。海納百川,是因為它的寬廣、包容。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被人誤解、傷害,若是雞毛蒜皮,無傷大雅的小事,那就多一分包容吧。學會包容,不僅會讓自己心胸坦蕩,而且會把生活變得簡單而幸福。記得前段時間,你跟說,在放學的途中,你跟我單位一位年長阿姨,在狹窄的正在維修的人行道上迎面相遇,你來不及相讓,那位阿姨就無端的對你呵叱:“下去——”,你禮讓了那位阿姨。生活中,沒有誰的人生不受委屈,懂得禮讓,適當的低頭,不代表我們沒有原則和操守,而是更好的顧全大局,保護自己。有句話曾說:你能承受多大的委屈,就能擁有多大的舞臺。感謝生命中那些曾經傷害我們的人,是他們讓我們更加快速成長。
抬頭再望窗外,風靜,人已靜。適時回憶昨天,展望明天,我們才能從經歷中不斷總結,才能在未來中不斷警醒修正自己。昨天很重要,它構建了我們的記憶;明天很重要,它讓我們有憧憬與夢想。昨天,今天,明天,就是我們的一生,在這有限的人生時間里,希望你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,做自己想做的事,做自己感覺快樂的事。
你沒發現嗎,這篇文字記錄了你多少曾經的過往,這些點滴都成為了寫文的素材。所以,你也一定要用心、用情去感受生活,因為人生太多的美好,太多的感動,其實就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。
祝考試成功,加油!
愛你的媽媽
2017.6.28
(供 稿:廖江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