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admin
發布時間:2013-10-21 00:00:00
瀏覽次數:7335
【武漢科島訊】坐在電影院里,眼睛盯著銀幕,隨著故事的推進,漸漸地我的眼睛朦朧了,原來是淚水模糊了視線,我旁邊的女同志都哭得稀里嘩啦的。這是在單位的組織下走進電影院,觀看《周恩來的四個晝夜》這部主旋律影片的情景。
通常,這樣的影片能讓人落淚并不容易。直到現在,幾天天過去了,我還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影片所表現的那個年代,眼前一次次出現偉人周恩來和那些普普通通百姓的音容。在那個小小的山村,在那四個晝夜里發生的故事,還是如此清晰地映現在我的腦海,我的心依然涌著熱流。我不禁在想:影片為什么會讓我如此感動呢?
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,國家和人民遇到了極大的困難。黨和國家決心要盡快扭轉這種局面,毛澤東主席倡導“大興調查研究之風”,黨和國家領導人都紛紛響應,前往基層調查研究。病愈不久的周恩來總理,來到了河北省武安縣伯延公社,開始了他四個晝夜的調研,影片的故事以此鋪展開來。
周總理是抱著一顆真心來到伯延公社的,他想要徹底弄清事情的真相。而公社書記郭鳳林呢,卻抱著怕給中央添“麻煩”的真心,要刻意隱瞞真相。于是,兩顆真心,就發生了矛盾。這邊郭鳳林想方設法要催促周總理盡快回北京去,那邊周總理堅定地表示:摸不到真實情況絕不離開。兩顆真心撞擊出來的深情,頓時讓我淚眼朦朧。正是這兩顆真心,讓我心生感動:黨愛人民,人民愛黨,黨和人民心連心。
由于周總理對人民群眾懷揣真情,他的眼光就非常敏銳,一眼就看到樹葉都被采摘光了,他感到了人民群眾遇到的生活之苦很嚴重。而當他走到村食堂門口,看到飯桌上有紅燒肉,還有雞蛋時,他剛剛邁進門檻的一只腳馬上就退了回來,然后轉身向公社大食堂走去。對百姓的真情,讓他敏銳地察覺到飯桌上的異常。為了送別周總理,連弟的奶奶用自己的壽材換來白面,做了一頓面條。面對老百姓的真情,周總理和鄧大姐心領神會,他們知道,如果不吃下這碗面條,老人家就會不高興。于是,周總理和鄧穎超就開心地吃了那碗飽含深情的面條。周總理了解到老人家賣壽材的真情后,又掏錢把壽材給老人買了回來,并且讓工作人員用自己的工資把這頓飯錢補上,他還把自己最后的一點積蓄都用在了百姓身上。事情很小,但卻展現了領袖與群眾之間的大愛真情,而這份真情再一次讓我唏噓感動。
周總理真誠地想聽到真話,看到真相。然而,看真相不易,聽真話更難。郭鳳林是個想為老百姓辦事的干部,但這些年的經歷讓他變得不敢講真話了,并且還不讓村民講真話,他的主觀愿望是不要給國家和總理添麻煩,并且還把講真話的人關了起來。雖然這是錯誤的,但周總理對他既有批評,更有理解,真誠發自肺腑。不料,在周總理召開的座談會上,村民張二廷講了真話,“放了炮”,他把大食堂的弊病一鍋端了出來,堅決要求撤銷大食堂,還揭發出了部分干部多吃多占的問題。周總理馬上和毛主席通電話,第二天就把大食堂解散了。從總理到群眾,從領袖到百姓,真誠的心,真情的愛,真誠的話,一次次讓我鼻酸眼熱,感動不已。
我想,對于我們中南局來說,從領導到員工,都應該從這部影片汲取心靈的營養,那就是對事業要有真心,對崗位要有真愛,對同志要有真誠。真心、真情和真誠,會讓我們心向一處想,勁兒往一處使,團結一心,共同奮斗,推進中南局的事業走向新的輝煌!
(供 稿:武漢分公司 方園)